2)第287章 大反转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显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大年三十晚上,84年春晚如约上演。

  因为韩定邦来了燕京,林为民又搬回了什刹海小院,韩定邦腿脚不方便,不好上楼。

  所以今年过年,又是在什刹海小院。

  今年韩壮壮的小品是《打扑克》,这部小说在后世被无数观众奉为春晚舞台上最为经典的讽刺小品,效果自然不同凡响,黄一鹤特意把韩壮壮和梁冠华两人的表演时间调到了十点钟的黄金时间。

  陈佩斯拿到的剧本则还是延续了他“陈小二”这个角色的系列作品《羊肉串》,之前是个待业青年形象,这回变成了弄虚作假的小商贩,按照林为民给他规划的路线,陈小二未来将在犯罪道路上越走越远。

  大年三十这天晚上,《打扑克》、《羊肉串》作为今年春晚舞台上的主打小品亮相,赢得了无数电视观众的笑声和掌声,影响力更是迅速发酵。

  第一年上春晚,或许还会有观众对他们的名字陌生,可连续上了两次春晚,这一次的节目效果又极其出色,给全国观众都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短短几天之内,他们的名字再度让全国的观众耳熟能详。

  这一次不同于去年刚刚听说的时候,印象更加深刻,很多观众在想到春晚的时候,下意识的便会联想到他们的名字。

  后世形容演员有个词,叫国民度。

  在84年春节刚刚过去的几天时间内,韩壮壮、梁冠华、陈小二和朱时茂四个人,国民度爆棚!

  出名了,对于韩壮壮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又能赚快钱了,走穴演出的邀请再次如潮水一般涌来。

  而在春晚的余威肆虐的时候,另外一股暗潮也在涌动。

  从三个月之前开始的关于小说《情人》的批判,乃至于后来发展到对作者林为民的大规模批判、攻击和抹黑大潮,在春节过后的几天时间内便逐渐开始式微。

  转而出现在各大报刊杂志版面上的,是对《情人》这部小说的正面讨论,以及对林为民这位小说作者的创作能力、才华、人品上的讨论和褒奖。

  李向阳的那篇《再论林为民与情人——与作家姜子隆、西宁文学通信纪实》的文章,在燕京当地流传数天后不知从何时开始,陆续被国内各地媒体转载发表,引发了极大的反响。

  要知道这几个月时间内,由于对《情人》的批判潮进而引发的对于林为民的批判、攻击和抹黑,已经对于林为民身为一个当红青年作家在广大读者和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造成了非常负面的影响。

  在寄给《当代》编辑部和林为民本人的无数封读者来信当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因为盲目的相信了那些攻击和抹黑林为民的言论才对他展开了批评。

  如今报纸上的内容,与他们之前所看到的、听到的几乎是一百八十度的大反转,不禁让无数读者和观众产生了一种被人愚弄的愤怒。

  这些读者们纷纷给当初参与批判、攻击、抹黑林为民的报纸杂志写信发声痛骂。

  有的读者不解恨还跑到了这些报纸杂志的编辑部去闹,非要让这些单位的领导给当初主导这件事的人下处分,并且还要向被攻击、抹黑的林为民同志公开道歉。

  84年春节后的这段时间内,全国各地不少报纸、杂志因为林为民这件事饱受读者批判和谩骂,当然也有不少媒体因为这件事而受到关注和赞扬。

  就比如《燕京青年报》和记者李向阳,因为顶着巨大的压力连续发表两篇文章力挺在风浪中的林为民,这家单位和这位记者获得了全国无数读者的关注和赞扬。

  甚至有林为民的忠实读者特地制作了锦旗送给《燕京青年报》和李向阳,林为民在主动登门向李向阳表示感谢时得知了这件事,哭笑不得。

  “林老师,这回我们能好好做一个访问了吧?”

  《燕京青年报》的编辑部办公室内,李向阳一脸笑容的问着林为民,跟两人初次见面那天一样。

  尽管整件事情当中都是相关部门在操盘和设计,但李向阳作为顶在最前面的那个火力点,对于这个计划的贡献居功至伟。

  林为民自忖这次承了李向阳一个天大的人情!

  他畅快笑道:“能,当然能!”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