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65章 再见,老米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麻烦您了!”林为民客气的对英若诚说道。

  英若诚满脸笑容,“林老师你的作品能够走出国门,是我们所有人的骄傲,我肯定全力以赴。”

  翻译找完了,接下来的时间就是等待。

  距离阿瑟·米勒离开中国的时间没剩下几天,万先生特意抽出时间来请他吃了顿饭,林为民也被拉来了陪客。

  等从燕京饭店出来之后,万先生问道:“我听说米勒先生邀请了你去米国,怎么没答应呢?”

  林为民笑道:“我以为您不会问呢!”

  接着,他坦然道:“几方面的考虑吧。话剧方面,我去了实际上能做的事很少。老米搞话剧也蛮清贫的,估计也赚不着什么钱,话剧公演了也不一定出名。您说,我去了干嘛?”

  万先生哑然失笑。

  “你啊你啊,真不像个文人!什么时候都不吃亏!”

  “您这就冤枉我了。我把《触不可及》的剧本交给米勒先生可是一分钱没要啊!”林为民叫道。

  万先生道:“演出分成你没要?”

  “那您总不能让我给人家打白工吧?我可是跟着老米头这个国际友人共担风险啊!”

  万先生见他又开始没大没小,忍不住骂道:“你小子背后是不是也管我叫老万头?”

  林为民连忙摆手,“可不敢胡说。您可是我的亲老师,跟老米头能一样吗?”

  万先生哼哼两声,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的脸上带着几分欣慰。

  欣慰的是自己的学生不是那么浅薄的人,没有被眼前的小利迷失了双眼。

  翌日,《推销员之死》正式公演。

  作为米国话剧界最具影响力的话剧之一,《推销员之死》的公演迅速引发燕京话剧界、话剧爱好者以及媒体们的关注,首都剧场再次热闹了起来。

  阿瑟·米勒受邀来到中国的使命也算是彻底完成。

  又过了几日,林为民陪同万先生到机场为他送行,跟来时的规格差不多,除了人艺的同志们,同来的还有几位文化部、燕京市的同志。

  “林,真遗憾你没有答应我的请求!”临别前,阿瑟·米勒再次说道。

  林为民握住了阿瑟·米勒的手,“老朋友!这次没有去米国不代表我以后都不会去,说不定过两年我还要到你们米国去办签售会呢!”

  阿瑟·米勒哈哈大笑,“我期待着那一天,到时候我一定去给你捧场!”

  “你可要记着你说的话!”林为民笑道。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于是之看着林为民和阿瑟·米勒挥洒自如的交流,如同老朋友一般,眼神中充满了羡慕。

  “林老师真是有大家风范啊!”一旁燕京市的同志突然感叹了一句。

  于是之赞同的点了点头。

  大家都参与了接待工作,跟林老师对待阿瑟·米勒的轻松和亲近的态度相比,大家在接待阿瑟·米勒时,总是恭敬、拘谨的,有时甚至是带着几分小心翼翼。

  要知道对方在米国的戏剧界,可是万先生那般地位的人啊!

  目送着阿瑟·米勒走进登机口,送别任务到此结束。

  林为民调侃道:“米勒同志这回也不算白来,给中国送来了《推销员之死》,带走了《触不可及》,礼尚往来!”

  周围几人哈哈笑了起来。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