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21章 我就是个混稿费的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干嘛?”

  “还能干嘛?签字呗!”

  林为民翻开扉页签上名字,熟练的让人心疼。

  “最近《套马人》可是火的有点发烫啊!”姚淑芝将签好名字的几本《人民文学》抱起来。

  “还成吧,批评的声音也有一些。”

  “那都是吹毛求疵。我妹妹她们学校里的大学生们,对你这部小说可是好评如潮!”

  《套马人》自去年秋成书,为了等《人民文学》的版面,一直到这个月月初才在《人民文学》一月号上市不久后正式推出。

  《套马人》的剧情是以后世的《追风筝的人》为模板,但在核心价值观上林为民做了调整,让其更符合中国人的价值观。

  三十万字的大部头,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在大时代的背景衬托下,巴音和巴特尔的友情故事显得波澜壮阔。

  这份增刊一经上市,便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这种影响力甚至超过了一月号的正刊。

  作为国内青年作家当中的代表人物,林为民的地位已经越来越突出,几乎到了毋庸置疑的程度。

  无论是读者还是评论界都对他的新作品寄予了非常高的希望。

  增刊面世后,读者来信如同雪花一般涌向国文社,来势之汹涌直追当初《霸王别姬》发表的时候。

  读者来信的数量之多,让《人民文学》在短时间内工作量剧增,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对于《套马人》的好评。

  但也有一小部分读者给予了比较严苛的评价,其实这种声音在评论界也在逐渐出现。

  究其原因,并不是《套马人》本身的质量出现了什么问题,而是大家现在对于林为民的要求发生了变化。

  想当初林为民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悬崖》的时候,他还是文研所的学员,连正经小说都没写过几篇呢。

  读者和评论家们一看,哎呦,这个小伙子写的不错,值得鼓励。

  等到了《霸王别姬》以后,林为民算是打开了名气,作品质量稳中有升。

  大家觉得,这是国内文坛的明日之星啊,得鼓励。

  现在,《套马人》发表了,光是篇幅就透露出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氛,让大家察觉到林为民在创作上的企图心。

  再加上《悬崖》的电视剧在全国范围内的火爆,大家已经把林为民当成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作家。

  更何况他现在还如此年轻,未来的潜力无限啊!

  这个时候就不能鼓励了,得鞭策才行。

  鞭策嘛,少不了得抽打抽打!

  反应到现实里面,同志们善意的批评是一定的。

  林为民看着那些报纸、杂志上拿他跟教科书上的作品和人物比的评论就忍不住牙疼。

  各位属实是有点高看我了。

  我就是个混稿费的!

  傍晚下班,林为民骑着摩托车回到家。

  一进门就瞧见个皮毛光亮的熊瞎子正背对着他,骇的他操起门口的扫帚后退了一大步。

  “呔!”

  那熊瞎子蹲在地上拱着,被他的声音吓了一跳,转回身一看。

  “老舅,你干啥呀?”

  林为民将扫帚放下,没好气的说道:“你干啥呢?从哪弄这么一身?”

  韩壮壮抖着一身的貂皮大衣显摆道:“咋样?我这皮草部二百多块钱买的!”

  “穷嘚瑟,工资都花没了吧?”林为民拉着脸问道。

  “哪能啊!”

  林为民诧异,“没花完?”

  “还剩一百多。嘿嘿,老舅你忘了,我沪上演出补助了不少呢,现在央视每天还给我补助。”

  韩壮壮的脸上带着几分憨厚的狡黠,大外甥在别的方面可能很憨,但在钱这方面并不是。

  林为民斥道:“花二百多块钱买这玩意干啥?”

  韩壮壮不理他的话,继续嘚瑟道:“老舅,像不像周乙?”

  “我看你像个老六!”

  林为民无奈。

  要说带货能力,后世的电视剧跟这个年代根本没得比,这个年代的电视剧是真正能做到影响全国的电视观众的。

  大外甥这一身貂儿就是明证。

  韩壮壮摸着一身油光水滑的貂皮喃喃自语,“我妈以前总念叨回东北要穿个貂儿,这回我也穿上了。”

  林为民本来还带着几分气,听到这句话后,全都化作了一声叹息!

  今天去取电脑,还要还朋友电脑,顺便再看看老人,保底两更六千了,明天再继续日万。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