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章 半夜排队买名著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章半夜排队买名著

  别以为进了文研所培训,以后就是板上钉钉的大作家了。

  林为民他们这一批培训的作家,对于不少人来说,文研所培训已经是他们人生的高光时刻了,再之后就是一路下坡。

  有一些人结束文研所的培训之后,文学上的才能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新创作出来的作品只能发表在地方刊物上,有的甚至连发表都发表不出来,无人问津。

  所以,像林为民这种还处于文研所培训阶段就不断产出作品,并且能够获得一众作家同学认可的学员,也是老师们的心头肉。

  《当代》是国民文学出版社旗下的文学杂志,创办于1979年,创办人蒙伟宰是原国民文学出版社社长。

  创刊号发行于1979年6月,印刷七万份一销而空。第二期,印了十一万份,仍旧供不应求。第三期印了十三万,每期递增,最高时达到五十五万。

  眼下这个时间,《当代》不过发行了几期杂志,却已经成为国内的一线文学杂志,即便是放在八十年代这个杂志报刊百花齐放的年代,也仍是独树一帜的存在。

  作品能发在这样的杂志上,林为民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不过这些都要等编辑看完稿子后才能最终下定论。

  翌日是周六,D校后院浴室开放,下午刚下了课,学员们便涌向了浴室,其中尤以南方同学们最为积极。

  曲小伟竖起大拇指,“伱行,还得是你啊!干出啥事我都不稀奇。”

  男生们洗澡的时候喜欢唱歌、唱戏,自带混响效果的浴室似乎特别能勾起人这方面的欲望。

  刚才还鬼哭狼嚎的大爷们瞬间恢复了沉稳端正。

  林为民道:“也不用那么多人,同学们一人帮着带几本书也是一样的。”

  在八十年代,但凡识文断字的人,来到燕京要说没来过王府井书店,那就跟白来燕京一趟一样。在当年的读书人心中,王府井书店的地位不亚于故宫。

  “纠结这些干什么,今儿晚上就去排队。”

  带着班里同学的殷切期望,七人组出发登上了18路公交车。

  这两年大半夜在书店排队买书的事偶有发生,但像林为民这么光棍、熟练的卷起铺盖去书店门口的,曲小伟是第一个碰到。

  大家刚才还犹豫的心态反而放平了,“那就一起去呗。”

  浴室不大,天棚顶有个小气窗,人在里面说话还带着回声。

  除了章临和姜子隆,全都是生力军。

  “今儿晚上?”曲小伟本能的抗拒,这要是排一晚上的队,可遭罪了。

  曲小伟迟疑了一下,排队买书这个事对他来说是常态,但究竟要提前多久排队,他还真没细研究过。

  林为民甩着头发从浴室出来,就听曲小伟说道:“明儿王府井书店要到一批四大名著还有外国名著,咱们早点去排队啊?”

  他是冀北人,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