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0章 笔会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要在米国加印了。”

  林为民有些诧异,“师姐,你这消息够灵通的啊?”

  万芳脸上有几分得意,“那是。”

  “不过你这个消息得更正一下,不光是在米国加印,马上泥轰也要出版了。”

  万先生面露讶色,万芳更是瞪大了眼睛,里面写满惊诧。

  “还在泥轰出版?怎么回事?给我详细说说。”万芳充满好奇的问道。

  林为民道:“就是泥轰那边的出版社看这部小说在米国那边卖的还不错,想要拿到泥轰市场上试一试。”

  他并未提小黑洋子的事,说的越多需要解释的就越多,干脆不说。

  万先生道:“看来《霸王别姬》这部作品的普适性还是很强的。”

  “应该说是戳到了老米的兴趣点,里面的元素全是老米感兴趣的。”

  得到了《霸王别姬》即将登陆泥轰的消息,万先生自然为林为民高兴,万芳最感兴趣的则是他的稿费。

  当着万先生的面,林为民如实相告,“6万米刀。”

  “六万!”万芳惊呼了一声,她随即想到林为民所说的,“这还是加印一次的稿费?”

  林为民点点头。

  万芳看着林为民停滞了好一会儿,才对万先生道:“爸,为民这一本书出版一次比你一辈子赚的都多。”

  万先生哭笑不得,林为民的巨额稿费确实将万芳刺|激的不轻。

  当然,她的如此表现,更多的是因为跟林为民的熟识。

  玩笑了几句,几人又聊起了万先生的这次米国之旅。

  万先生自恢复身份后,身上兼了一堆头衔,有实有虚,但无论实虚总是要处理些事务的,留给他自己的时间本来就少。

  尤其是在80年之后,老人家接连出访了英国、瑞士、法国等国家,这次又去了米国。

  以七十岁的高龄远渡重洋,确实是一件辛苦的差事。但因为涉及到两国邦交和与国外华侨的交往,有些国外热情而友好地邀请,他是盛情难却的。

  这次出访米国,是应米国米中学术交流委员会和米中艺术交换中心的邀请去讲学访问的,值得一提的是费正清、杨振宁都是米中学学术交流委员会的委员。

  万先生访问的第一站是新村,这次属于真正的民间交流,接待人员多为华人,因此接待氛围非常热情。

  在新村最重要的安排,是观看《燕京人》和《日出》的上演,英文版的剧本是由一位在米国留学的香江留学生翻译的,剧情做了一定修改,但在万先生的接受范围之内,这部话剧在米国上演也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米国剧作家阿瑟·米勒是万先生的老朋友,这次特地前来陪同万先生观剧,对这部剧评价很高,称之为“感人肺腑和引人入迷的悲剧”。

  也是在这次观剧后,万先生向阿瑟·米勒发出了邀请,希望他可以在繁忙之余能够到国内进行访问交流,万先生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