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7章 外汇券的妙用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票据,两者的价值一定是不等值的。

  这年头,一个非洲来的留学生去友谊商店购买两条“大中华”香烟,出门一倒手就可以赚到够他一个月的生活费,结果国家却基本上收不到外汇。

  钻这个空子,利用的就是当时国家对于外国人的优待。

  假设一个外国留学生,用100米刀以官方1:1.5的汇率兑换了150元外汇券,再用150元外汇券在友谊商店购买了其他地方难以买到的紧俏商品。

  出门后便以250元人民币的的价格将商品出手。

  然后吃喝玩乐花了100元人民币,离开中国的时候再把剩下的150元人民币兑换回米刀,他手里还是100米刀。

  老外赚的盆满钵满,吃亏的却是政|府。

  国家非但没留下外汇,反而还搭进去了几十美元的外汇。

  林为民就是个升斗小民,这种国家大事他管不了。

  同事们需要外汇券,恰好他手里有,就不可能轻易拒绝,那太得罪人了。

  反正他也不吃亏,大家都是按照市面上的价格找他兑换外汇券。

  这个时候外汇券的价值其实很混乱,有人可以钻空子,利用香烟、酒等高档消费品轻易赚取四五倍的差价。

  但这么做就是正宗的投机倒把,林为民不可能干这种事,通常同事们找他来还外汇券就是按照市面上50%~60%的增幅来浮动,一般厚道的换一百块外汇券,会给林为民一百六十块人民币。

  第二天,林为民和蒙伟宰来到友谊商店门口,早上上班的时候老同志交代儿子让他们在这里见面,正好兑换了外汇券直接进商店买钢琴,省得夜长梦多。

  在友谊商店等了一小会儿,林为民见到了蒙伟宰的儿子。今天不光是他儿子来,连儿媳和孙女也一起来了,算上蒙伟宰,可谓全家齐上阵。

  蒙伟宰问道:“燕妮怎么也一起跟来了?”

  “她呀,一听说能买到钢琴了,在家里待不住,缠着我非要来。”蒙伟宰儿媳妇宠溺的看着女儿说了一句。

  蒙伟宰给双方介绍了一下。

  介绍到林为民的时候,蒙伟宰儿子夫妻俩很是热情,握着林为民的手表示感谢。

  孙女蒙燕妮今年十四五岁的样子,看着高大帅气的林为民眼中熠熠生辉,这可是现在最有名的青年作家了。

  打完招呼,林为民将取出来的四千块外汇券拿出来。

  “蒙大哥,你们夫妻俩点点。”

  蒙伟宰儿子也从随身的包里掏出一个袋子,林为民看了一眼,钱都是提前扎好的。

  现在流通的第三版人民币最大面额的是十块钱,一沓一千块钱,蒙伟宰儿子夫妻俩给了他六沓半人民币,林为民不用数也知道这里肯定是六千四百块钱。

  蒙伟宰儿子点完了外汇券,问道:“为民,你不数数?”

  林为民笑了笑,“不用了,只会多不会少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