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2章 好看才是最重要的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仅剩惠丰堂一家了。

  惠丰堂于1858年开业,主做鲁菜,早期开在前门外观音寺街,后来搬到了翠微路,店内还挂着那块慈禧太后亲赐的牌匾。

  他们家只承接婚丧嫁娶的酒席,不接散座。

  曲小伟家在这里办婚礼和婚宴,别的不说,新娘刘海燕一家的脸上都有光。

  婚礼当天,曲小伟家找了一辆拉达当婚车,放在82年这个时间点,异常的高大上。

  林为民那两个轮的摩托车,只能沦落为接客……接送亲属用。

  前前后后帮着忙了半天,婚宴的时候林为民总算能坐着吃口饭,惠丰堂的特色是传统鲁菜结合胶东海鲜,林为民却盯着桌上那道“九转大肠”可劲儿的夹,能吃到这么像样的“大肠”可不容易。

  今天郑国和姚淑芝也来了,就坐在林为民边上,吃的差不多了,聊起天来,林为民问:“你们俩什么时候办事啊?”

  姚淑芝望向郑国,郑国还在忙着对付碗里的菜,“怎么着也得明年吧?”

  林为民观察着两人的脸色,这大概就叫做攻守之势异也。

  当初是郑国对姚淑芝有意思,还得自己帮忙才能得手。现在得手之后,郑国不着急了,急的变成了姚淑芝。

  婚礼结束,林为民帮着曲小伟将娘家亲戚们送回了故宫旁的四合院。

  “哎呦,今天真是谢谢为民你了。”刘海燕母亲说道。

  “阿姨,您太客气了。我跟小伟、海燕都是朋友,这都是应该的。阿姨,那没什么事我就先走了。”

  “为民,别着急,来坐会儿。”

  刘海燕母亲又道:“你这样的朋友可真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啊!”

  林为民的身份,刘海燕母亲早就听女儿说过了,人家既是大作家,又是国文社的编辑。出门骑的是摩托车,连他们现在住的四合院都是人家的。

  自家女婿是挺好,但跟林为民一比,就差点意思了。

  “阿姨您过奖了。”林为民客气道。

  刘海燕母亲问道:“我听我们家海燕说,你现在还是单身啊?”

  “啊,是。”林为民有些意外。

  “怎么没谈个朋友呢?”

  林为民敷衍道:“还没遇上合适的呗。”

  两人正说着话,碰巧刚送完宾客的刘海燕进了屋,她一身新娘装扮,见母亲正拉着林为民说话,立刻响起昨天晚上母亲和她二姨之间的对话。

  “妈,你们早点歇着吧,别聊了,人家为民下午还得回去上班呢。”

  被女儿打断,刘海燕母亲隐蔽的瞪了她一眼,笑着将林为民送出了屋。

  等林为民走后,刘海燕母亲数落道:“你这才刚嫁出去,就忘了家里人了?”

  刘海燕不耐烦道:“妈,我说您就别乱点鸳鸯谱了。人家为民好歹是大作家,长的不错,有钱有才华,工作体面。人家想找什么样的找不到?多少女同志对他表示好感呢,是人家眼光太高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