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章 平白污了人家清白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章平白污了人家清白

  文研所的学员们并不是单纯的书呆子,偶尔晚上静极思动也会组织一场篮球比赛,D校内是有一座迷你篮球场的,条件简陋,但并不妨碍大家挥洒汗水。

  作为班里难得的年轻人,林为民对这玩意是不太感兴趣的,还是让大爷们玩去吧。

  到了周末,难得的休息时光,班里人提前说好一起去颐和园逛一逛。

  周日一大早,18路公交车一到,二十多号人一窝蜂涌上公交车,把司机吓了一大跳。

  上了车,众人说说笑笑,气氛轻松愉快。

  颐和园是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燕京西郊,跟D校所在的东郊一东一西,快二十多公里的路程,在如今没有私家车的年代,算是一段漫长路途了。

  一众人光在路上就折腾了快两个小时。

  算起来,颐和园是从1928年就正式对民众开放的,不过在当时进圆游玩票价极为昂贵。

  曾在燕京大学任教的吴虞曾带领家人到颐和园游览,他在当天的日记中记述:

  五月十五日,星期四,阴晴不定。同三女四女,坐汽车游颐和园。往来车费十元,酒资洋一元。门票洋一元二。入排云殿又买票,每人洋五角,谐趣园又买票,每人洋二角。西餐洋十元,饮茶洋七角六。汽车场停车费三角。购买的颐和园图一张,洋一角。四女为予买枣木手杖一根,洋五角。园中陈设全收,桌上花瓶,只余木座,尘凝数寸,门贴封条,惟睹其建筑之宏壮……湖中有舟,游湖可三元则至五元。

  吴家父女三人游一次颐和园,花了二十多块大洋,相当于当年购买10袋面粉的钱,约有400多斤,可供一人食用一年有余。

  在居中部位建置一组体量大而形象丰富的中央建筑群。这组大建筑群包括园内主体建筑物──帝、后举行庆典朝会的排云殿和佛寺佛香阁。

  绕着昆明湖游走,一路是几座殿宇,仁寿殿、德和园、玉兰堂,穿过建筑群,便是万寿山。

  林为民跟大伙一样坐在湖边,喝着茶水,吃一口驴肉火烧,看着眼前的美景,美滴很。

  “你还知道?”

  如今的颐和园没有后世修缮的那么簇新,但胜在没有那么多的商业化运营,一张门票玩到底,胜在自然、简朴。

  “我是说我的清白。”

  林为民半扭头,“唐大姐,别老小为民、小为民的,搞的你好像见过一样。”

  景点多、地方大,光是逛个万寿山,众人就有些腿软了,不知不觉到了中午。

  万寿山是燕山余脉,上面的建筑群依山而筑,上到山上能看到以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从山脚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了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

  曲小伟是燕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