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4章 我们欠林老师一个奖项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种事上还是要慎重,并且要慎重到吹毛求疵的程度。

  原因很简单,全国优秀剧本创作奖是国家级的奖项,但主办单位却是协会,没有公权力的约束很有可能变成戏剧圈自娱自乐的工具。

  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奖项就烂了。

  受到损失的将是整个行业的公信力和影响,看看后世的金鸡百花奖就知道了。

  今年不过是全国优秀剧本创作奖的诞生的第二年,他必须谨慎再谨慎,维护好这个奖项的权威和公正性。

  所以,万先生宁愿委屈了自己的学生、宁愿被别人骂作沽名钓誉,也不会给林为民这个奖。

  他是戏剧家协会的主|席,这样的姿态代表了他的态度,上行下效,一以贯之。

  这种行为看似迂腐,但却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人情世故对奖项的伤害。

  林为民对此没什么意见,就如他所说的,成为万先生的弟子这件事本身对他的益处就已经足够多了。

  不得这个奖,他不会觉得委屈,更不会怪罪万先生。

  没有他在创作道路上的指导,林为民也不会进步的这么快。

  再说了,这个奖就算是十次都不颁给他,但行业从业人员和观众们心里是有一杆秤的,对于他林为民反而有一种额外的加成。

  就跟后世经常有营销号带节奏说“我们都欠星爷一张电影票”一样。

  若干年后,整个行业乃至广大观众们少不得也得说一句。

  “我们欠林老师一个奖项”。

  这么想想,也挺带劲的。

  吃完年夜饭,林为民坐在客厅的沙发上陪着万先生夫妻俩看着电视,还是一年一度的春节大联欢的录播,节目乏善可陈。

  林为民不由得想到了后世的春晚,用后世的眼光看,那是真烂啊!

  可要是放在四十年前的今天,那就是横扫一切。

  话说83年春晚,好像也快诞生了,度过82年这一整年,春晚就来了。

  林为民心中竟然生出了几分期待。

  春节的几天假期,林为民过的很充实,他在燕京没有亲人,但朋友不少,到处闲逛,连创作都停了下来。

  可怜余兆淮在《钟山》编辑部等了两个月,林为民居然连一篇中篇都拿不出来。

  给他留的版面一挪再挪,《钟山》是双月刊,眼看马上都要发今年的第二期了。

  余兆淮等不住了,终于在正月十五之后,再次拨通了《当代》编辑部的电话。

  “林老师过年好,过年好。稿子啊,不着急不着急,我就是给你拜个年。哦,要写成长篇啊?好好好,呵呵呵,好事啊!那好那好,我等你的稿子。”

  放下了电话,余兆淮迎上主编的目光,“什么意思?”

  余兆淮露出苦笑,摇着头说道:“又说要写成长篇了,还得等着。”

  “哎呦,这个林为民……”主编的脸上泛起愁容。

  当时余兆淮说要跟林为民约稿的时候,他心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