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4章 评价_1980我的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两天评论出现的越来越多了,《光明日报》的批评没什么稀奇的,大不了就是地位高一点。

  信中姜子隆先是说了自己的近况,他现在确实很忙,很大的精力都被俗务占据,每天能够抽出来的创作时间少之又少。

  林为民将一张裁剪下来的报纸递给她,“多看看夸咱的,别一叶障目。”

  评论文章也不长,目测也就两千多字,但对于《光明日报》这种媒体的评论板块来说,已经相当多了。

  最关键的是评论文章的署名,既是文坛前辈,又发表在《光明日报》这样国家级的媒体上,如此旗帜鲜明,对于国文社和林为民来说都是一种压力。

  祝昌盛朝林为民比了个大拇指,“为民这心态可以,保持下去。”

  “哎呦,这评论的来头越来越大喽!”柳荫叹道。

  至于作品,他现在还处于创作的瓶颈期,一直摸不出什么头绪,写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

  二是在人性层面太过黑暗,显得极度刻意。

  这张报纸是黄安仪从《青年报》上剪下来特意给他邮寄过来的,要不怎么说还是女同志心细呢。

  一是在政治层面,存在抹黑嫌疑。

  他在信中还提了一嘴津门评论界对这部小说的评论,客观的说是褒大于贬的,让林为民稍感安慰。

  过了一会儿,姚淑芝从前楼传达室整理信件过来,甩给林为民几封信,“都是你的信。”

  祝昌盛道:“实事求是的说,《霸王别姬》写的非常好,对得起这样的评价。”

  她这次也给林为民送来了一篇稿子,是她刚刚完成不长时间的一篇中篇《尾声》,本来打算投去《收获》,碰巧收到了林为民的约稿信,便将稿子寄了过来。

  林为民笑起来,“批评是人家的权利嘛!”

  接着他又拆开了黄安仪的信,信中黄安仪的话客气中带着几分疏离,让林为民一时间又想到了她在文研所的样子。

  然后又说了对林为民作品的看法,《触不可及》的话剧在人艺上演,姜子隆没看到,但他听朋友说起过,非常优秀。至于《霸王别姬》,他已经在前几天看了一遍,对林为民表现出的进步赞不绝口,称他是写出了一篇杰作。

  “胡说八道!”林为民斥道。

  林为民笑道:“骂我的人多,他算老几?”

  “真为你感到高兴”是黄安仪在信中说的原话。

  大家过来拍拍林为民的肩膀,表示安慰。

  他摸着姜子隆的信很厚,不用想肯定有稿子,先拆他的信。

  “难怪为民这么气定神闲!”柳荫笑着说道。

  姚淑芝朝他挥了挥手中的报纸,“嘿,为民,这又有一份骂你的报纸!”

  两份稿件看完花了他大半天的时间,直到快下班的时候,他才从纸堆当中抬起头。

  姚淑芝接过报纸看了两分钟,“哎呦,这简直是把你夸成了一朵花啦!为民,你不会给人家钱了吧?”

  “好了好了,这个话题别讨论了。”

  见姚淑芝的话越说越走样,荣世辉赶紧出来打断他。

  林为民将刚看完的两篇稿子放到他桌上,“荣老师,帮我看看这两篇稿子。”

  荣世辉笑道:“还是为民好啊,给同学写了两封信,这稿子就有了。”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