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0章 神秘的李兄_唐朝九千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在下输了。”

  “李兄客气了,只是李兄不太了解这般草包而已。”王子义笑道,“换做李兄,必然也可以做到。”“不不不,这点在下不如王兄。”李兄叹了口气,“这是一步错,步步错啊。”

  “李兄所为何事?莫非是?”

  “不可说,不可说。”

  “原来如此。”王子义恍然大悟,“就这事,在下比不过李兄。”

  “王兄莫要取笑,其实在下也不过是做了一次客人,之后发生什么,可与在下无关。”李兄十分悠闲,说起来也是风轻云淡,谋反的事,又与他有什么关系呢?

  “李兄若是暂时无处可去,可留在这里。”

  “这倒不必麻烦王兄,若是被找到,怕也是连累王兄。”李兄拒绝,“这草包二人,必然在途中拦截苏阳,王兄说苏阳会如何呢?”

  “就苏阳那睚眦必报的性格,他们怕是要遭罪了。”王兄戏虐道,“应国公之子被人暴打,若是在途中,又突然去世,李兄,这若是被应国公听到,会如何呢?”

  “这可是大事啊,王兄,此事可是相当冒险。”李兄说道,“不如这样,此事交予在下,反正在下身上事多,也不差这一事了。”

  “那就交给李兄了。”

  “王兄,先行告辞,就安静的看这场好戏吧。”

  李兄悠哉的离开,没人发现这个不起眼的宅子里面,密谋了一件大事。

  ……

  军中。

  “这是之前的口供,曾经提到过一个名为李兄的读书人,当时提及的时候也只是轻描淡写,颇为的看不起,故而一开始也没过多的留意,只是随手记录下来。”

  “后来,某重新审视,便注意到了这一点,从只言片语来看,诸多的行动之中,背后都有着一点李兄的影子,但某等查抄的时候,似乎没有发现李兄的踪影。”

  苏阳看着口供,记录的有点草率,甚至草书到难以分辨清楚,仔细研究,总算是看明白了里面的意思,这是第一次的口供,也只是提及到了一点,后面则是没了,所以也只有这么一点记录。

  “为什么后面会没了?”苏阳问道。

  “怕是认为此人不过是一个小小书生,无足轻重,还不如说出一些关键的人,才能获得减免。”

  “可能如此。”苏阳立即觉得,怕是长孙安业的死,不会那么简单了。

  “当日前去的时候,初步也是认为这名李兄,是……义安郡王的人,也没太在意,但某仔细读来,越发觉得不对劲。”

  “一个只是随意提到的人,若是义安郡王的人,当日的队伍之中,不应该看不到。”苏阳沉思道,“从一开始的队伍之中就没看到,那么说明,这位李兄,怕是早就离开不在。”

  “为何离开?按理来说,不应该如此。”

  “那就不知道了。或许他认为无法成功。”苏阳摇摇头,也无法解释这个行为,“或许认为不必露面,也因此逃过一劫。”

  “现在想要找,难如登天,没有任何的线索。”

  “先行记下,若是真心想要躲,也难以找到,只能慢慢来,毕竟,现在的知情人,都已经处死。”苏阳也感觉到了困难,涉案人员已经处死,留下的人,都是不知情的人,唯一没死的长孙安业,也在流放途中死了,现在就只是知道叫李兄,连名字都没有,如何去找?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