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3页_今穿古之小大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更有大户人家的马车,在初三也上了门,要买菜

  纪家各色马车轮流来,让花草村的人稀奇不已,却不敢上前,崔家婶子透露了口风,说这些人是上门来买菜的

  纪家卖菜?花草村的村民们惊讶了,卖菜能卖的这么轰动

  这些都是大户人家出来采买的车子,买了菜就要赶路回去主家呢!崔家婶子不欲多说。

  村子里的人也不敢多问了。

  只是到文景辉那里拜年的人越发的多了起来,平日里连没见过面的都来了。

  他们怎么突然这么热情?文景辉无法想象,他们怎么大过年的不去亲戚朋友家,来他这个大夫家,也不怕犯了忌讳

  明年你要盖私塾。武大提醒了一句,至于卖菜的事情,反正他们也不会藏着掖着,但是也不让别人插手,纪家的大门,可不是那么好进的。

  所有来客的马车和人,都停在大门外,大栅栏门里头。

  而菜屋可是在西厢房,以前文景辉没想那么多,就想着给纪家盖个地地道道的四合院。

  如今却成了挡人的借口,大门开了也不是直接就能到庭院里,而是大门对面就是东厢房的南房。

  外面的人,什么都看不到

  文景辉在暖榻上趴着,两个孩子在吊炕上午睡,武大坐在一边扒着榛子,他手劲大,不用小夹子,徒手捏开榛子,里头的仁儿都是完整的,还有松子和核桃,文景辉拿武大当了人形夹子,端了一大盘子让他扒,他在一边坐着吃。

  什么时候摆成了这个姿势

  文景辉没注意,武大也没注意,好像是很自然的,就成了如今这种样子了。

  私塾?文景辉拿了个榛子丢进嘴巴里,咀嚼的香脆。

  嗯,他们想送孩子来上学。农家人识字不容易,学个算账还要先做三年小学徒,三年大学徒,才能出师吗

  文景辉被武大这么一提醒,就想起来了,冬月里他是这么说过,有位大娘还替他宣传来着,后来打听的人就越来越多,他也直接告诉他们,岗子村来年要起个学堂的事情了。

  这是来他这里卖个好,混个眼熟,将来好送孩子入学

  想起后世那些个幼儿园,小学生生源紧张,几乎都是拉着求着送孩子去上学,如今真是同一片天空下,不同的际遇啊

  等盖完学堂,送孩子来就走了。我既然说了招收学生,就不会不招的。

  他们担心的是束脩。武大扒完了一盘子的榛子,去洗了手,跟文景辉说起了镇子上学堂里,私塾的束脩:镇子上的私塾,是原来老关秀才的儿子在教学,关先生没考过科举,但是读书上很有些毅力,每次都去赶考,每次都落第。

  文景辉:

  但是这人也有个坚持,每次落第之后,他回来,私塾的束脩就涨一截。因唯有一个私塾,所以大家都你懂了吧

  文景辉点头,这人太极品

  我听过一个笑话,在赶考的时候听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