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4页_今穿古之小大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家里因为也没个男人支撑,崔家婶子的日子过得十分拮据,而为了能多卖一些钱,崔家婶子做的绣活儿,都是去县城里的布庄贩卖的,就为了这个,每隔半年才去一次。

  没想到儿子这次回来差点死掉,大冬天的又没有多少进项,崔家婶子怕自己的钱不够。

  文景辉几针下去,就让儿子醒了过来,还给了一颗那什么药丸子让儿子先吃下去,这会儿又是三大包药,最少也得二两银子吧

  十个铜板!文景辉开了一个自认为很高的价格,当然,只是药材的价格,他出诊的费用,行针的费用,都没算在内。

  要知道,中医讲究的是宁舍十副药,不舍一根针的,行针的忌讳很多,而且一般人行针都是在四肢居多,就算找错了穴道,也不会伤及别处而致命,可文景辉一行针,就为了刺激崔远的身体,直接在任督二脉上行了奇经八脉的穴道。

  正儿八经的穴道和经脉,是正常气行的通道,奇经八脉则是人体平日里的积蓄,在崔远已经生命垂危的档口,文景辉选择了他体内积蓄着生命力的奇经八脉穴道,用来强力矫正他体内已经紊乱了的生机和气血。

  一般的大夫可不敢这么冒险,要不然当时陇山镇的大夫也不会让送崔远过来的人,给崔远准备后事了。

  啊?崔家婶子没想到才十个铜板

  您可别骗我啊!崔家婶子也不傻呢:您看我们家小远,都被人送回来要准备后事了,能将他救回来的您,就要十个铜板,这话我可不信啊

  十个铜板足够了,婶子,我真没骗您,这药材都是我家里人从山里头挖出来的,一分钱没用我的,银针也没耗损,给崔远行完针,别人也能再用的,柴也是自家打来的,药罐子也是自家烧制的,我就要个辛苦钱。文景辉好好的跟崔家婶子算了一下账。

  其实他有偷换概念,只是秉承了教导过他的许多老中医大夫们的习惯,他们的习惯就是穷人吃药,富人花钱。

  病人呢,要是穷人,就只管吃药,药钱都低廉的很,但是换成富人,那就可劲儿的折腾了,什么药贵用什么药,什么药效好用什么药,收费也高得吓人。

  反正他们有钱,不会在乎那点儿医药费。

  崔家婶子被绕了进去

  可惜,崔远可没有啊

  不过崔远知道文景辉的意思,这是不打算多收钱的,他也无法衡量应该收多少钱才算合适,文景辉不说,谁也弄不清楚,因为连药都是文景辉自己去抓来的呢。

  娘,既然里长都这么说了,你就给里长十个铜板吧!钱财上找不回来,可以用别的东西顶替。

  崔远暗自决定,以后每日打一捆柴送来,一个冬天下来,怎么着,也够了药钱。

  好吧,谢谢文先生!谢谢文先生!从一个破旧的荷包里数了十个铜板,恭恭敬敬的递给了文景辉。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