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8页_今穿古之小大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走,先去我们家,晚上在那边吃饭,这边也就烧个热炕住一晚,明天去一趟镇子,看需要什么家伙事儿,就买回来什么。文景辉热情相邀,他的岗子村,可是人丁兴旺了。

  文先生啊,还有个事儿要和你说一下。在去文景辉家之前,纪家舅舅先要跟文景辉商议个事情。

  您说。事先武大提了一下,文景辉心里有准备。

  这位,是你舅妈的堂叔穆老爷子。纪家舅舅拉过来一位满脸皱纹白发苍苍的老者:穆老爷子今年已经七十岁了。

  文先生。老爷子颤颤巍巍的给文景辉鞠了一躬。

  穆老爷子好!文景辉吓了一跳啊

  被这么大岁数的人鞠躬行礼都折寿啊

  冒昧前来,求文先生收留。穆老爷子没有文老太太那样倚老卖老,更没有文四十那样盛气凌人,反而很有些小心翼翼的样子。

  您别这么说,您能来这里定居,是岗子村的荣幸。文景辉擦了擦冷汗,可怜巴巴的看着刚进屋的武大,他现在只能求助武大给他个解释了。

  果然,纪家舅舅和舅妈都默不作声,他们有些拿不准,文景辉会不会收留穆家人。

  武大是最好的解释人选。

  先去家里,慢慢告诉你。武大先不说,而是拉着人一起回了家。

  纪家的人和穆家爷孙俩,都对武大现在住的地方,发出了由衷的惊叹。

  众人落座后,小丁麻利的给大家上了热茶水,还给几个小孩子端了干果和糖块出来,这在农家,可能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有这些东西出现,不过文景辉要求家里常年必备,家里待客的时候,茶水点心花生瓜子什么的,一点儿都不缺。

  我跟大丫儿去灶房做饭。纪家舅妈没落座,而是拉着大女儿钻进了灶房。

  有她们女人家在,怎么可能还要男人去做饭炒菜

  文景辉没拦着,他现在在听着武大那没有起伏的语调,叙说纪家的往事。

  原来,纪家舅妈姓穆,穆六十,也就是穆老爷子的大名,是洪武八年山东闹灾荒的时候,举家搬迁过来的,而那个时候,纪家姐弟二人,姐姐十八岁,弟弟十五岁。

  纪家并非豪门大家,也不是前元贵族,只不过在南宋的时候,家里是海商,有些家底,后来元朝成立,纪家就收了手,隐藏了起来,毕竟蒙古外族可不是能讲理的民族。

  一藏就是一甲子,也就是六十年,家里只出不进,等传到了纪家舅舅的父母那一代,人丁凋零家业不兴,最后赶上元末乱世,纪家就更落败了,等到了纪家舅舅这一代成长起来,纪家就剩下姐弟二人相依为命。

  那年闹灾荒,武大的母亲,也就是纪家姐姐相中了逃难过来的穆家女儿,正好穆家二老也因为灾荒逃难途中生病,没来得及医治,眼看着命不久矣,就将女儿许给了纪家舅舅,不过女儿尚小,只能做童养媳。

  纪家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