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79章 天怒人怨_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责人罗伯特·布尔沃-利顿勋爵从灾情影响较小的恒河平原展开了敲骨吸髓的搜刮。

  最终,他成功向英国本土和南非输出了创纪录的三十二万吨小麦。

  同时,利顿勋爵以及其他英国贵族官僚在加尔各答依然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

  以纪念维多利亚女王加冕印度女皇为为借口,他还如期举办了有6万人参与的盛大宴会。

  并且,英国方面也拒绝了一些土邦将蔗糖田改种粮食作物的请求,表示白糖是英国绅士喝下午茶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以上均为历史事实,无任何夸张)

  这样的倒行逆施甚至就连鞑宋都看不下去了。

  谷/span赵杏贞抚摸着自己刚刚入手的印度祖母绿大戒指,惊讶道:“这英国人居然这般残暴,维多利亚就不怕印度人里出个李闯,出个洪扬吗?”

  没有人能回答赵杏贞的困惑。

  确实,她若是和维多利亚互换身体,究竟谁才更王八羔子犹未可知。

  4月4日,愚人节这一天,老天也仿佛开了一个黑色幽默的玩笑。

  鞑宋朝廷开仓放粮了。

  索特那王爷举着马刀,对婆罗门庄园挨家挨户拷粮。

  与其说是救灾,不如说是搜刮。

  毕竟鞑宋与婆罗门僧侣们还没有形成高度利益共同体。

  当年满清入关的时候,崇祯到死也收不上来的江南大儒的税钱,满清轻而易举就收走了。

  而且还是该收的,不该收的,全都统统收走了。

  江南大儒屁都不敢放一个。

  最多就是和钱谦益那样,痛定思痛之下,又念起大明的好,重新开始支持抗清运动了。

  这说明,收税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只要有钱,就会有税。

  关键是看你的屁股究竟坐在哪儿。

  清初可以收江南士绅的税,但到了清末,其实也慢慢收不动了。

  不是刀子钝了,而是两边的屁股慢慢坐在一块了。

  而如今,新来的鞑宋正好趁着灾情的借口,对婆罗门、刹帝利的大地主们进行一番明抢。

  当然,鞑宋的传统艺能——层层克扣也是少不了的。

  大地主的钱最终有几个子能到灾民的口袋里,这恐怕索特那和赵杏贞自己都搞不明白。

  但即便最终所谓的赈灾只是一个借口,最终施舍给那些印度泥腿子的粥比恒河水还干清澈,但至少,鞑宋的姿态是有的。

  在印度,这样的行为可以被称作上上善。

  对此,远在伦敦的老丘吉尔以傲慢的口吻说道。“这是鞑靼人对于自由和人权的亵渎,饥荒是上帝对懒惰民族的审判!”(此话为1876年英国官方表述,非作者杜撰)

  从普吉拉特到西孟加拉,数以百万、千万计的,骨瘦如柴的印度人如同秋风中卑贱的野草,倒毙在路边和田间。

  他们至死都没有勇气喊出那句:“盎撒白皮,宁有种乎?”

  他们中的的大部分人,或许对这个世界有过痛恨,对英国人有过痛恨,但最终,他们选择“和平”地死去,以求来世可以投胎进入好人家,可以成为英国人的朋友,反过来奴役别人。

  也有极少数人,他们觉得这个世界不应该这样,但是应该怎样,他们又不得而知。

  但很快,他们就知道自己该如何做了。

  5月27日。

  一艘满载着【湿婆之鞭】的货船在加沃利靠岸。

  加沃利一声汽笛响,终于给印度带来了印度教特色朱-湿婆-富贵主义!

  很快,一个古老的幽灵,开始在安得拉邦,这个极度贫穷,但是被后世证明了拥有最好群众基础的地方上空盘旋。

  天——

  怒了!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