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4章 棉花之都、铁路_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墨战争刚刚结束后,美国政府为了宣誓对新墨西哥地区的占领而印制的老地图。

  俾斯麦伸出手指,大约地丈量了一下距离,抬起头,努力掩饰心中的震惊:“赵先生,你是说,从孟菲斯乘坐铁路,经过3000公里的路程,就能直达凤都?”

  赵阿千通过翻译,摇摇头道:“不,宰相先生,确切地说,是与孟菲斯隔着新扬子江相望的新渝市,在这里才会有火车站出现。”

  俾斯麦将窗帘拉开,果然马车并没有在孟菲斯停下的意思。

  他支撑着手臂,仔细观察着这座棉花之都。

  这里与其说是一座城市,不如说是一个巨大的棉花转运中心。

  无数的黑奴正在将绵延无尽的棉花打包分装,装上一部部骡马车和汽车。

  俾斯麦认识这种汽车,他本人就有一辆。

  那是极其昂贵的走私旭日汽车,在欧洲卖到2000英镑以上。

  俾斯麦当然知道这个价格里有大量的政治因素,在明国本土肯定要便宜。

  但他没有想到会这么便宜,被当做了骡马车的替代品,用来运棉花。

  “不好意思,宰相先生,你对于汽车感兴趣?”

  赵阿千注意到了俾斯麦的视线焦距,解释道,“南方联盟国的道路基建太烂了,只有里士满和孟菲斯等少数地方适合开汽车,所以为了方便赶路,我们还是给你安排了马车。”

  “哦……不用在意,赵先生,我的心中只有急切见到朱富贵陛下的炙热之情。”

  俾斯麦下意识的点点头,目光却依然在到处观察。

  他发现,在孟菲斯的棉花商人既有大明商人也有白人商人。

  当然更多的是黑人。

  黑人奴隶被拴着镣铐,懒懒散散地干活。

  俾斯麦看到,很多中国商人忍受不了这些效率低下的黑奴,和自己的伙计们一起撸起袖子上前装棉花。

  一个看上去并不高大的中国人,往往能扛起比黑奴负重多一倍的棉花,巨大的棉花多与他们矮小的体型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赵阿千也注意到了这一幕,但并没有说什么。

  这一代中国人确实矮小,尤其是广东人、湖南人,更是小个子。

  不过随着大明肉蛋奶保障计划的铺开,尤其是学校免费午餐的落实,赵阿千相信下一代大明人一定会高大得多。

  俾斯麦倒是没有赵阿千那么多感慨。

  这个时代欧洲人其实也没多高,身高也不如北美,毕竟北美的粮食肉类要比欧洲便宜得多。

  至少如今普鲁士人算不上高大的代名词。

  当然,肉食充足、武德充沛(指打猎和打仆人)的容克贵族们还是很高的。

  俾斯麦本人就是其中一个。

  他注意到的是两拨人的交通工具的不同。

  那些骡马车基本都是红脖子押着黑人赶来的。

  而旭日汽车则是明国商人的。

  他们如何开着车将棉花运回大河对岸呢?

  很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