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8章 朱富贵的微操_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或者大帅府每次向部队吹风,提前放出一些消息的话,肯定会优先通过虎珀这条口子。

  不过这也没有什么好失落的。

  莫白和朱大帅同岁,今年也才17岁而已。

  17岁的中校代理师长,这还有啥抱怨的?

  更何况,用老大哥夏志新的话来说,莫白天生就是一个纯粹的军人,战斗令他热血沸腾。

  对于权力,他其实并不在意。

  相反,对于虎珀这位在政工、后勤方面替自己当好家的好大哥,让自己能专注指挥作战,莫白感谢还来不及。

  ·

  三天后,大元帅府《德武朱大帅第3号令》,以及兵部总参《关于做好护路作战部队动员的若干意见》终于正式下达了。

  至于为什么是《第3号令》,而不是继南下战役的《第1号令》后的《第2号令》,是因为在月初的时候,朱富贵已经下达过一次农垦师关于做好春耕准备,尤其是肉猪养殖工作的大帅令了。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后勤拉胯,一切免谈。

  毕竟大明的军队多多少少还有封建残余,是皇家的军队,而不是人民的军队,思想觉悟是比不上后世的子弟兵的。

  充足的物资,才是训导员开展工作的腰杆嘛。

  另外,之所以选择第三师作为东进主力,主要是考虑到第三师中新兵比例适中,并且已经有两个旅参加过圣地亚哥轮战,可以胜任作战任务。

  与上次南下作战一样,这次东进护路,同样也从其他部队抽调了一些旅团作为三师的补强。

  其中最主要的一支队伍,是来自于第一师的坦克营。

  这次作战的主要半径位于北美中央大平原之内,非常适合坦克部队的展开。

  三师作为排名第二的甲种师,莫白和虎珀两人其实也都打过很多次报告,想要组建自己的坦克部队。

  不过如今文化值实在紧张,三师只能继续忍耐。

  而且说句实话,以德三的经验来看,坦克这种东西最好还是集群作战比较好。

  成建制、高机动性、闪电作战,才是汉骑系列这种薄皮坦克的正确使用方式。

  未来一师的坦克营肯定要是独立出来的,到时候无论是三师还是一师,都只能保留少部分加厚的新式坦克,以步坦协同战术对付敌人的壕沟和铁丝网。

  没错,铁丝网+壕沟这种东西是无法保密的。

  大明将这些黑科技拿出来的伊始,朱富贵就做好了降低科技传播边际效应的心理预期。

  根据圣地亚哥轮战前线的汇报,至少德州红脖子们已经学会使用铁丝网。

  不仅仅是战场上,再往东南去,还能看到红脖子农场主也将铁丝网用来圈住自己的农场,阻止拉丁裔雇佣军前来偷鸡摸狗。

  铁丝网这个所谓的“改变世界面貌的七项专利之一”的东西,比历史上提前两年发挥了它原本的作用:

  即:在美国西部边疆的开拓殖民过程中,起到明确产权、划定分赃边境的作用。

  ·

  得益于一早就沿着铁路线铺设的电缆,这一次三师的通讯兵很容易就修建好了直通凤都的前线电报站。

  朱富贵再次过上了每日等待新鲜战报的日子。

  有时候实在手痒了,也以张长贵兵部尚书的名义拍个电报过去,秀一把微操,过一把瘾。

  “珀,铁路物资3箱,明至,方便面,宜85度水。”

  “珀,铁路物资2箱,明至,豆粉,宜咸饮,不宜甜。”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