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3章 打完这一仗,我们就结婚_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便遇到了第一辆因故报废的六轮农用车。

  等到行程过半,张长贵部收拢的,因车辆故障而掉队的散兵已经达到了150人。

  也就是说,最终能够凭借机械化通勤迅速抵达作战区域的部队,人数很可能只有出发时的1/3多,即300人左右。

  这些都是戚文长主导的参谋部事先预料的战局。

  自从第一次学会开爬山虎,戚文长就无可救药的爱上了开车。

  开车是男人的浪漫,开装甲车就更是如此。

  缠着工部几位高工帮忙改造车辆,添加护甲,戚文长已经对于麾下车辆的性能非常熟悉了。

  可以说,这一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闪电战,背后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

  不过,布雷默顿的总人口如今也只有几千人,朱富贵相信,以300精锐配合装甲战车,足以破之!

  ……

  就在大明的机械化部队在泥泞山石间艰难前行的时候,大明水师的进展却异常顺利。

  耿俊华发明的船翼稳定器安装在船舶两侧、吃水线以下,其作用很像飞机的机翼。

  钢构的稳定器显然会增加船舶的自重,同时增加水阻降低船速。

  不过比起安全来说,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

  毕竟农用车在路上趴窝,战士可以原地等待后续部队。

  水师的船侧翻了,他们最好的结果也只能是游回岸边。

  其实也是朱富贵之前思维局限了。

  如果早做准备,利用救生衣、橡皮艇,大明完全可以组建一支神出鬼没的海陆特战队。

  但现在说什么也晚了。

  泅水登陆特种作战是技术含量很高的战法,不是随便拉几个水性好的陆军就能完成的。

  所以三艘改装后的运输船,主要作用还是封锁航道,而作战方式则是原始的不能再原始的接舷战。

  当然,所谓“原始”,这是朱富贵眼中的。

  当三艘“巨大”的钢铁船,满载着荷枪实弹的大明战士,缓缓驶过普拉什矿区时,整个矿区都沸腾了。

  南北战争时期,在东部交战区,钢铁战舰已经普遍使用,但在西部地区,还是第一次出现钢铁船只。

  华工们惊愕的抬起头,工头们手里的鞭子也拿不稳了。

  唐纳德被老乔拉了出来,站在河边使劲地搓揉着双眼。

  几个华工瞪大了眼睛:

  “那是王狗蛋吧?10号矿上的!我和他一起吃土豆!”

  “10号矿不是被印第安野人洗了吗?他们没死?”

  “这不活得好好的吗?你看那块头,吃得多壮啊!”

  ……

  隐约听到岸边昔日工友的声音,王狗蛋,或者说现在的二级甲等战兵王忠皇士官挥了挥手中的步枪:“弟兄们,等着我们凯旋,再也没有人能欺负我们了!”

  直到这一刻,普拉什矿区的华工们才知道,为什么这段时间以来矿上的待遇变得如此优渥。

  虽然不至于说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