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零八章 朝廷同意议和_晋霸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是直接领兵进入扬州东南部的江州。

  江州在扬州、荆州和广州之间。属于大晋的后方腹地,内部比较稳定,且不与任何敌对势力接壤,因此,江州的武备是最为松弛的,尤其是大书法家王羲之任职江州刺史的几年,更是专注于民生和文化建设,对于军事建设根本就是能省则省,以至于整个江州的总兵力从来不超过一万人马,士兵手中的兵器也是多年不曾更换,可谓是大晋朝廷军事实力最弱的一个州了,如此武力孱弱的一个州,自然不敢阻止桓温的主力军团进驻了,为此,桓温与麾下的主力兵马很快便占据了江州,并逼近扬州南部。

  当然,桓温贸然进驻江州,并威逼扬州,并不是明目张胆的要造反,而是利用围剿江州内部的一伙山贼的机会,率领大军造成了事实的占领,并以江州武备松弛为借口,要求镇守江州,以扩大自己的势力。

  如此一来,桓温除了已有的地域辽阔的荆州之外,还拥有了交州、广州和江州,势力增强了不少,麾下兵马已经高达三十万之众,可谓是一支让人闻风丧胆的庞大势力。

  桓温军团占据江州,这让扬州方向的士族大臣心惊不已,慑于对方的强大实力,朝廷不得不同意让其占据江州,并以平定交州和广州有功为由,大力的赏赐了桓温和其麾下的将士。

  不过,桓温并不满足这些,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他上表朝廷,对屡战屡败的扬州刺史殷浩进行弹劾,要求朝廷罢免无能的殷浩。

  桓温如此要求,也算是合情合理,毕竟,在其平定交广二州的时候,殷浩也领兵平定降而复叛的原魏国旧部,但桓温已经凯旋而归,而殷浩麾下的兵马,却因为其无能的指挥,不但未能收复叛乱的原魏国旧臣,而且,自身损失甚大,青州全部和兖州大部,几乎都处于独立状态,对此,殷浩的确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理应受到惩治。

  但大晋朝廷却并不想惩治殷浩,因为,殷浩虽然在军事上显得颇为无能,但是在士族之中颇有威望,若是将殷浩治罪了,扬州军团一时之间就会四分五裂,从而无法对拥兵自重的桓温,进行有效的抗衡,进而会让整个扬州全部落入桓温的控制之中。

  朝廷很不情愿治殷浩的罪,但如今拥兵自重的桓温,已经以江州武备松弛为借口占据了整个江州,并极力弹劾殷浩,若是朝廷对桓温的弹劾不闻不问,一定会惹恼桓温,进而有可能会让桓温有进兵建康城的借口。

  此时,面对桓温弹劾殷浩的问题,大晋朝廷是左右为难,既不想罢免殷浩,同时,也不愿意得罪桓温,讨论了数日,都没有任何结果。

  当然,也有大臣建议让华安麾下的军团前往司州,以威慑桓温军团,但此时华安军团与燕国主力大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