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八十七章 兵临长安_晋霸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已经毫无意义,赵军步兵纷纷丢掉兵器。并蹲在晋军的旗帜下向晋军投降。

  解决掉赵军步兵后,赵军的五千骑兵已经跑远了,见追赶已经来不及了,华安命令亲卫军押着所有的俘虏,向郿城行进,后备军团则紧随其后。

  在华安的亲卫军出现在战场上之后,郿城的赵军人马,就知道情况不妙了,见姚国率领骑兵逃走,步兵被晋军消灭,守城的数千赵军见大势已去,经过一番商议,便举起白旗,打开城门向华安投降。

  赵军主动开城投降,在华安与赵军激战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这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说明,在石虎死后,赵国内乱不止,将士和百姓们已经对赵国朝廷失去了信心,并渴望明主的出现,否则,以赵军的悍勇,不可能这么容易的投降。

  见数千赵国守军纷纷丢掉兵器,并出城投降,华安很是高兴,并好言安慰了他们,随后让亲卫军和后备军团入城,以彻底控制郿城,

  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测,华安召集了多名投降的赵军将领,询问他们主动投降的原因,结果,果然不出华安所料,赵军将士之所以选择投降,并不是贪生怕死,而是因为赵国内乱不止,民生凋敝,已经毫无前途,投降晋军才是顺应天意民心。

  在华安的亲卫军控制郿城之后,附近的几座小城纷纷递交降表,表示愿意归顺大晋朝廷。

  对于赵国将士和官员的主动投降,华安自然非常的高兴,并全部接纳了他们,而且让他们全部官复原职,以为大晋朝廷效力。

  诸葛雄与李亮麾下的兵马,在西进的过程中,先后攻克武功、兴平、始平等县城,并直逼长安脚下,与赵国乐平王石苞的主力兵马对峙。

  为了全力守卫长安,石苞将部署在蓝田、杜城等地的,用于防守子午道和骆谷道方向的近万人马,全部调回长安,从而使守卫长安的兵马高达四万之众。

  但这样一来,从子午道和骆谷道杀来的晋军人马,便更加顺利的进入了关中,并直奔长安而去,从而对长安形成了合围之势。

  四路晋军,仅主力兵马就有四万之众,后备人马也有两万抵达长安城下,整整六万大军对守卫长安的石苞来说,是个巨大的压力。

  由于长安城易守难攻,晋军的兵力与守城的赵军相差并不大,为此,四路晋军并没有立即攻打城池,而是采取围而不攻的策略,以等候华安麾下的亲卫军。

  华安率领亲卫军抵达长安附近,附近的豪杰与百姓,听说晋军抵达长安,纷纷前来问候,并询问晋军的企图,问他们是否会长期留守关中。

  对于关中豪杰和百姓的询问,华安自然明白其中的意思,若是晋军留守关中,从此不走了,他们自然会死心塌地的追随晋军,但若是晋军在关中呆不住,会放弃关中,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