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06章 毛都没有长齐_这个大帝是女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延津!

  最近变得热闹了起来,不断有人来到这里。

  原因是有人在这里公然树起了招集义士的大旗。

  周围郡县的豪杰闻听了,三五成群而来。

  “不知道伯康他们会不会从这里过河?”

  原来在这里树起大旗的赫然就是曹操,他听说了朝廷的征讨令后,从谯县带着曹洪、曹仁、夏侯渊、夏侯惇等人还有曹氏的门客数百之众北上并州。

  当然有人会问,曹操不是在青州济南国当国相吗?

  怎么会回谯县?

  原来是曹操学习许定的方法在济南国大行其道,自然同样将那里的世家全给得罪了。

  这些世家表面顺从,暗地里串通一气,联合洛阳的权贵,一齐向曹操施压,明里暗里给他找麻烦。

  要知道曹操当年在洛阳棒杀权贵可是得罪了不少人。

  这一搞曹操没多久就扛不住了,有些心灰意冷,做了小半年的济南国相就辞职回家了。

  回到曹家,曹操开始学习许定的做法,大肆扩展曹家势力,积极发展曹氏武装,所以大量招收食客游侠,聚集精英。

  而在延津的这一招,同样学自许定,他听说许定每到一地就寻访人才,礼贤下士,于是也打着为国出力,北上伐虏的名号招收起了陈留郡与梁国的人才。

  “主公,想来威海侯从此处过河是八九不离十的,如果他从高唐可者仓亭过河必然要走冀州,这不符合他的性格。”一个年青的文士接着话说道。

  曹操看向此人,这人叫程述,表字维安,今20岁,乃是梁国人士,是他半路收的谋士。

  听其言,观其人,曹操发现此人虽然年轻,却腹有韬略,所以对其比较重视。

  于是问道:“怎么你也研究过伯康,了解他的行事风格?”

  程述半咪着眼道:“主公,威海侯行事向来有谋划,从不做无打算之事,世人皆称其谋略无双,战无不胜,其实这是有原因的。”

  曹操微微颌首,等着程述继续说下去。

  其它人也静听程述的分析。

  “威海侯有一样东西是天下人无法比拟的,这成为他无往不胜的利器,那就是博学。”说到这里程述又停顿了一下,其它人若有所思,不过还是有些疑惑,接着程述又道:

  “威海侯博学,所以能诗文赛天下;威海侯博学,所以力盖天下;威海侯博学,所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威海侯博学所以通晓兵法;威海侯博学所以能治理好地方,复有方略。

  就拿火烧长社来说,如果威海不通天文地理焉知风向之变,不识兵法焉能料敌于先屡斩敌将。

  有言常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威海侯这般会提前布局的人,一定会从河内郡进并州,因为冀州他去过了,对那里有过基本的了解,所以他不会在去那里平白浪费机会。”

  面对程述的侃侃而谈,众人不由大服,貌似说得好有道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