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1章吴国的兴衰缘由_历代王朝更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顶点直接跌落到亡国的地步,这正是吴王夫差错误决策的后果。

  吴越争霸除了劳民伤财、生灵涂炭的恶果之外,也意外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支海军,诞生于春秋时期。当时,地处江南常州附近的吴国,借着天然条件的便利,建立了自己的第一支水师,这就是中国后代海军的雏形。相较于当时北方以车战为主来说,水师具有更大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因而往往在作战中具有更大的优势。

  而吴国的水师建设,自太伯在此立国时就已经开始,而等王位传至第十九世孙寿梦之时,水军的力量已经相当强大。吴国的水军建设,既是出于自立于诸侯、争夺霸权的需要,也是受惠于其天然的地理条件:吴国其地位于长江中下游,河湖密布,水网交错,极易于行驶船只、训练水军。

  但是,虽然中国的水军建设始于吴国,但到了吴王寿梦之时,拥有水师的国家并不仅有吴国一家,包括楚、越、齐等沿江或沿海的诸侯国也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水上部队,只不过在这些诸侯国中,吴国的水军由于发展时间久、训练方法得当、造船技术也更为先进,因而在这些诸侯国中处于领先地位。吴国水军的优势,从其几次与他国交战的过程中就可以看出。因为这些诸侯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战争的主要展开区域在长江中下游区域以及今天的山东、江苏一带。

  在吴王夫差大败越王勾践的夫椒之战中,吴国制胜的关键是自己精良的水军。自吴王阖闾战死后,夫差发誓为其父报仇,加紧训练军队。而越王勾践听到这一消息,不顾大夫范蠡的劝阻,想先发制人,于是出兵攻打吴国。夫差闻讯后,调集国内全部水、陆

  (本章未完,请翻页)

  精兵迎战。而双方的主战场则在夫椒,也即今江苏苏州西南太湖中的一个小岛。吴国水军训练有素,又抢占了有利地形,因而大败越军,乘胜占领越国都邑稽城。越王勾践身边只余五千将士,被吴军围困在会稽山不得动弹,最后只得向吴王俯首称臣。

  因为吴、楚、越几国都位于长江流域,三国水师之间的往来作战还是主要依托长江以及其他一些小的内河流域为主,此时吴国的水上部队还只能称为水军,其作战范围真正延伸到海上则是在与东方强国齐的交战中。

  与齐国的交战发生在吴王夫差当政之时,当时夫差正因为战胜越国而志得意满,想要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统治区域,又以为南面已经没有吴国的对手,于是将目光转向了齐国,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海战。公元前485年,夫差以大夫徐承为主帅,分海、陆两军进攻齐国。徐承率军从长江口出发,沿着黄海海道直扑山东半岛。

  关于这次战争的经过,存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