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章晋文公霸主地位的确定_历代王朝更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次派人相晋国告急。晋文公对元帅先轸说:“宋人又来告急,如果不去救援,宋国就会与我们绝交,完全依附楚国;与楚国调节和谈,楚国又不答应;可是若要与楚国作战,齐国、秦国又不会支持我们,这如何是好?”

  先轸说:“不如让宋国使者送礼给齐国、秦国,请他们代为调解周旋。我们抓住曹国的国君,再将曹国、卫国的土地分给宋国,楚国与曹国、卫国是盟友,必定不会答应和解,到时候齐国、秦国收了宋国的礼物又被楚人的不给面子所激怒,能不与楚国开战吗?”晋文公觉得有理,便依计行事。

  晋国联合了齐国和秦国,占了优势地位,看到形势越来越严峻,楚成王有意退兵,便派人告诉在前线领军的令尹子玉。但是子玉骄傲自负,因为曾经有人批评他无带兵之能,最多只可统帅三百乘战车,他便不肯听命撤军,只派人去向楚成王请战说:“我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为立下战功,只为了用事实堵住小人之口。”楚成王见子玉不听命令,十分气愤,只给了子玉少量的军队和一百八十乘战车。

  子玉并非无能之辈,在开战之前,他先派宛春到晋国军营去谈判:“请贵军恢复卫国国君之位,将曹国的土地还给曹国,我就退军解宋国之围。”狐偃本想拒绝,但先轸却看出了其中的阴谋,他说:“如果楚国说了一句话就能平定曹、卫、宋三国的危难,而我们却用一句话拒绝其请求,将三国推入亡国的险境,那就是我们不合礼制了、不得人心了。我们不如私下与曹、卫谈判,给予他们好处,再将宛春抓起来激怒楚国,到时候挑起战端的罪名就是楚国的了。”晋文公采纳了先轸的建议,曹国和卫国果然与楚国绝交了。

  子玉知道此事后十分愤怒,下令进攻晋国的军队,晋国的军队却不战反退。士兵们不明白国君为何不敢与楚国令尹正面作战,狐偃便站出来解释:“师出有名、理直气壮的军队才有战斗力,如果没有楚国的帮助,国君有不了今日。当初在楚国,国君曾与楚王约定如果兵戎相见则晋军退避三舍,现在正应当以此来报答楚国。如果我们退让了,楚军还是咄咄逼人,那么就是对方无理挑衅了。”

  晋军一路退避,子玉引兵追击,一路到了城濮(今山东范县临濮城),宋成公、齐国将领国归父、秦国将领小子憗率领大军驻扎于此,楚国军队则背靠险山驻扎。晋文公还顾及过去楚成王对自己的恩惠而犹豫不决,狐偃劝他说:“作战吧!如果胜利,我们就可以称霸诸侯,即使战败,于我们晋国的江山也无损。”

  这时子玉派人来下战书:“请与君之士戏,君冯轼而观之,得臣(子玉之名)与寓目焉!”晋文公则派使者送去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