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章 远赴荆楚_天下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伏。

  “娘的,弟兄们,走!”赵胡子带着亲卫以及所属部曲,当即整顿开拔。

  年岁仅有二十的张安,荣升军侯,掌握一曲之兵。此时,环首左右一番,大声喝道:“弟兄们,老子还没娶细君呢!谁要是耽误老子找细君,俺跟他没完!”

  说完策马而行,带领着一曲之兵,随在赵胡子所部身后。

  其余诸部曲,皆先后而行,一千五百精骑,近五千战马狂奔,震的大地都发抖...

  —————————————————————————————

  行至午时,只用了两个时辰,高诚便领兵行进六十里,来到大震关前。

  大震关(陇关)位处陇县东南,关西坡面陡峭,四周山峦屏蔽,唯群峰间一条峡谷可达关隘,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抵”之势。

  看着那高耸而立的关隘,这便是关中四塞之一。过了大震关,才算是进入关中。

  高诚引军驻于关下,遣人送去关防文书、印信。同时,又找来赵胡子、张安、韩迁三人。

  全军上下皆是刚刚征召之人,个人虽然悍勇,但部曲配合之间尚未熟练。远赴荆楚一行,根本就没有时间停留,让自己训练军阵。

  如此一来,只能是在行军中训练了。

  “过了大震关,吾等便入了关中。关中多是平原,不似这一路狭隘。骤时,各部曲一路训练各种阵型,吾等没有时间,只能在行军途中习练。明白了吗?”

  “吾也不要求汝等行进如一,但必须做到三刻之内,阵型不散。若是行军尚且三刻而散,那冲锋陷阵之时,岂不是片刻不能持!”

  “诺!”三人应了一声。

  骑兵的军阵训练可以说是最简单的了,因为只有一个锥形冲锋阵型,以及一个波浪式冲阵。

  难的就是锥形阵,很容易一跑起来就散,这也是大多数骑兵采用波浪式冲锋的原因。一排排的骑兵,分列开来,反复冲阵,简单粗暴!

  当然,练习锥形阵,主要还是高诚担心遇见突发情况,毕竟锥形阵是凿穿阵型的速度是最快的。

  对于训练,高诚懂得不多。兵法韬略是一回事,训练又是一回事。兵书上可没说怎么训练的,它们都只讲谋略、战例以及行军布阵。

  所以,基本上有关训练的事情,都是交给赵胡子来办。毕竟这家伙在军伍中混迹十来年了,懂得东西肯定比自己多。

  关上都尉很快就遣人将关防文书、印信送回,同时打开关门。

  高诚仅是与那都尉匆匆问候了一句,便领兵过关。

  过关之后,一路平坦,几个部曲也能没事演练一下锥形阵型。作为全军中唯一的老师,高诚、张安、韩迁皆是老老实实的听着赵胡子高谈阔论。

  虽然总是感觉很不靠谱,但按照赵胡子的说法,还是摆出了锥形阵的样子。

  在低速行进之下,将士们还能维持阵型,速度只要一上来就不行了。而到了演练波浪阵型时,一个个都成了大师。

  西北大地,除了汉军骑兵会一手锥形阵外,其余的所有骑兵要么是波浪式冲阵,要么就是一蜂窝的冲阵。

  一列百人,延绵有半里之宽,其后百步又是一列,再后皆是如此。冲阵时,敌阵在受到第一波骑兵冲击后,根本来不及填补阵型空缺,就会再次受到骑兵冲击。

  这也是常说的反复冲阵。

  而步军阵型前面几排步兵被冲散后,整个大阵也就为之告破。骑兵若是完成凿穿后,便会再次重组波浪阵型,重复之前的行动。

  行军到傍晚时分,天色未暗之际,便寻了一地,开始安营扎寨。

  骑军的营寨与步军又大不相同,步军营寨主要防突袭,故此深沟高垒。而骑兵则分散部曲驻扎,一曲的战马聚集在一个地方,一根根木桩竖起,缰绳缠于其上。

  将士们们亲自给战马洗刷身躯,喂食大豆、精料,随后就近扎营,以便随时上马作战。

  三个部曲,加上高诚的亲卫部曲,分散于东南北三个方位,相距数百步,犄角相倚。

  明日午时,估摸着便能抵达汧县,到时再沿汧水,直奔陈仓。渡过渭水,向东直抵长安。

  长路漫漫啊...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