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2章 对峙_天下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举被公孙瓒击败,退出幽州。

  啧啧,看看,一连四年的战乱,北至幽州,南至荆扬,相距数千里之地。再加上西面又一直和羌族作战,再强大的帝国,也经不起如此折腾。

  更何况,大汉帝国自西羌叛乱,连打几仗后,国库就没钱了。结果,还是把一群宵小摁在地上摩擦。

  但是,眼前的局势要比历史中还要飘摇的多。

  比如那赵慈,还有南方诸蛮夷,都提前反了,甚至南匈奴、乌恒都有异动。

  长安城外的敌军,早已不只是那七万精骑了,更多的是将近二十万之众的黄巾贼兵。

  黄巾贼战力低下,可挨不住人家数量多啊。数量达到一定地步的时候,自然而然就变成了质量。

  近三十万敌军,脑子里只要一想,就疼。

  也幸亏长安地处关中平原,地势广阔,有充足的地方容纳这么多军队。

  叛军连营近三十里,沿着西南丰水一线延绵。当真是声势浩荡,震慑方圆。

  与其一比,若不是汉军扎营之技强过贼兵数倍,还真可能被压一头呢。

  营寨不行,是大多数农民军以及外族蛮夷的共同点,也是汉军的机会。

  只是,有着七万羌骑,高诚也不敢随意出兵,攻打叛军营寨,生怕被那庞大的骑兵给一波带走了。

  胜算不高,也只能如此僵持下去,等待良机。

  同样,边章也在等,等着汉帝刘宏撑不住,自高诚处抽调兵马,派往其余战场。

  东南北三面战局,对汉军皆不友好。兵力匮乏,难以一战定鼎乾坤。而主力所在,面对更加强大的羌军,也无法短时间内,决出胜负。

  而大汉帝国只要从高诚处抽调两三万兵马,集中到其余一面战场上,转眼间就足以安定一方。之后,先弱后强,再重新集中兵力来对付自己。

  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同时也是一个充满陷阱的办法。

  高诚手中现在有着八万兵马,涵阔长安城内守军。抽调三万精兵,余下兵马若死守长安,绰绰有余。

  只是,其可就拦不住自己这七万精骑了。

  好吧,边章也有点怂。

  面对闻名天下,动不动就以少胜多的高子明,边章心中确实没谱。

  高子明最经典的战役便是葭萌关一战了,至今仍在中原大地,四处流传,为众人仰慕。

  两万骁锐,连破十余营,大败三十万蛮兵,阵斩十万级。

  再回首望望身后,那散漫不堪入目的黄巾贼,边章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若非自己还手握七万精骑,怕是高子明早就出兵攻营了。

  与高子明列阵邀战,胜率不会太高,黄巾军战斗力太低了,甚至士气也多有不足。

  原因所有人都清楚。

  他们汉人,他们是羌胡。

  汉人视羌胡为蛮夷,羌胡视汉儿为仇敌。这是两个种族,百年国恨所产生的种族仇恨,非是一言一行便能解决。

  汉人黔首不满朝廷乏重的劳役、赋税,再加上吃不饱饭,这才揭竿而起。可,不代表他们会认同羌胡。

  武帝征四方,天下百姓发之,户不足半。试问大汉天下,每家每户,谁没有与蛮夷之人有过仇恨。

  黄巾军中太多将领不满与羌胡同伍,赵慈、葛陂二人,若不是为了心中那点利益,也绝对不会帅军北上。

  现在边章都在想,要是击败高子明后,黄巾军会不会扭过头来跟自己打一仗!

  泾渭分明的营寨布局,看的边章愁眉不展,两军心有缝隙,列阵与战,不足取也。

  就这样,战局再度被拖了下去。

  高诚想要等待皇甫嵩、朱儁、卢植三人击败叛逆,等待长安城外贼军粮草匮乏。

  而边章也想等,等着汉帝抽调高子明麾下兵将,等着四方局势有变之际。

  ……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