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节 短弓对强弩_黄巾张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太行军,在前进的时候,依然不紧不慢。

  对前方那些试图用弓矢狙击己方的鲜卑人,端坐在马上,居中指挥的谢逊,只是派出了一队五十人的弓弩手前去迎战。

  两军交战,首重弓弩。对于这个道理,太行军自然极为重视。

  在太行山里窝着的几年,张狂已经成功的建立了一个中型弩弓作坊,每年可以生产强弓六百具,硬弩八百具,将将满足了太行军的作战需求。如果单以数量来算,太行军的人均弓弩装备量,已经超过了大汉北军。

  当然,在这些弓弩的质量上嘛,那就不能讲究太多了。不过,与制作工艺更加简陋的鲜卑人相比较,太行军的弓弩,还是有着明显优势的。

  谢逊的主力,前进速度基本不变。只有被派出去的弓弩手,以小跑前进的方式,逼近到距离鲜卑人百步的距离。

  ——区区五十人,就想压制我五百张弓吗?汉子们,你们也太狂妄了吧!

  鲜卑小帅的心里,愤愤的想着。只要汉军再前进一点儿,他就要让如同暴雨般的箭矢,将这些大胆的汉军给浇透!

  可是,汉军偏偏就在这个距离停下了。

  在这个距离上,即使用的是射程较远的轻箭,鲜卑人的弓箭,依然基本上射不到。即使少数射程达到的,也不具备什么杀伤力。眼看对面的汉军,举起弩机,整齐的放出一排飞矢,鲜卑人的阵型,立刻就骚动起来。

  “噗嗤”、“噗嗤”……

  几声箭头咬肉的声音,伴随着鲜卑人的惨叫声响起。这一阵射击,得益于鲜卑人疏散而宽大的阵型,汉军强弩的命中率并不高。五十支劲箭,只有四、五支命中了目标。

  但是,普遍缺少铠甲,只是以鞣制过的皮衣护体的鲜卑人,在这些力道至少达到五石的强弩面前,显得是那样的脆弱。中箭的四人中,除了一个入肉不深,还可以继续战斗之外,其他三人,都变成了无法战斗的伤员。

  被汉军这么当头一射,不少沉不住气的鲜卑人,也急吼吼的将手中的长箭射了出去。虽然鲜卑人使用的是射程较远的轻箭,可是隔着一百步的距离,不用说,自然无法对汉军造成什么有效伤害。

  两三百支长箭,纷纷扬扬的落在从六十步到九十步的距离上,仿佛地上突然长出一小片芦苇来似的。

  当然,鲜卑人也并非全然无功而返。一名平素就颇有名望的“射雕手”,一箭正中一名汉军的胸口,将那名汉军士卒吓了一大跳。

  所谓的“射雕手”,原本是指匈奴人中,射箭最好的大力士。后来,随着匈奴人对草原的长期统治,其他草原民族,慢慢也借鉴了这种说法。

  空中飞鸟,惟雕难射。射雕不仅要准,还要能拉得动强弓。

  因为草原上的雕,羽毛为了减少滑翔时的空气阻力,在千万年来的进化中,变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