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九章 镇店之宝_我收藏家的身份被村花曝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辟蠹。

  也有用玉作轴头的,以古檀为轴身,因植身重,可取两片刳中空,再合柄为轴,这样轻不损画。

  此外,还有用桐、杉作画轴的,亦有用苏木为轴,以石灰汤转色,岁久愈佳,且性轻。牛角为轴易引虫,且开卷多有湿气。更不宜用金作轴头,既俗气且易招盗。亦有以水晶作轴头的,总之,画轴宜轻,轴重损画。

  另一个老头,则是跟胖子谈那幅字的价钱,也成功让他砍下去,十五万美元成交。

  谷/span皆大欢喜!

  老爷子感觉自己赚了,而店家也感觉自己赚了。

  “夏雨先生,这边请。”胖子对夏雨极度热情。

  夏雨非常郁闷,暗道:你怕是不知道,这里谁最有钱吧?盯着我干嘛?

  他的那点身家,还不如方醒的零头呢!

  直播间的观众哈哈大笑,感觉挺好玩的。许晴她们也窃笑不已,暗道某人真是有眼无珠,该讨好的不讨好。

  “小老弟,路走窄了呀!”

  “夏雨都快恶心坏了吧?”

  “哈哈!真正的大佬在旁边,他愣是没把人家当一回事,服了。”

  ……

  接下来,他给夏雨介绍他们的镇店之宝。

  那是一幅字帖,字数不多,上面有不少收藏印等。

  “小书圣的作品?”

  这要是真的,确实可以称之为镇店之宝。

  要知道,王献之的书法成就只在他父亲王羲之之下。

  献之一生的书法艺术并不守旧,且与父不同,字身喜带长形。他笔下的草书,下笔熟练、润秀、飞舞风流,不亚于父亲王羲之,父子合称二王。

  但由于唐太宗并不十分欣赏其作品,使得他的作品未像其父作品那样有大量留存。

  他的《中秋帖》行草,共二十二字,神采如新,片羽吉光,世所罕见,被誉为无上神品,曾被乾隆收录到三希堂。

  王献之的遗墨保存很少,数量远远没有王羲之那么丰富。

  宋初的书法,并举“二王”,宋太宗赵光义留意翰墨,购募古先帝王名臣墨迹,命侍书王著摹刻十卷,这就是著名的《淳化阁帖》。

  宋徽宗雅好王献之书法,《宣和书谱》所收的王献之书迹增至八十余件。但这些墨迹本绝大多数没有保存下来,仅存的墨迹本,不逾七件,而且都是摹本。

  可以说,王献之的存世作品少得可怜。

  夏雨一看,竟然还是著名的《鸭头丸帖》。

  印象中的《鸭头丸帖》真迹已经失传,国内珍藏在魔都博物馆的《鸭头丸帖》,唐代摹本,共有两行15字。

  这个字帖有两层意思,蘸墨两次,一次一句,墨色都由润而枯,由浓而淡,墨色分明。从而展现出全帖的节奏起伏和气韵自然变化。

  别说镇店之宝了,如果是真品,拿去博物馆都属于镇馆之宝。

  夏雨不太相信,这么重要的墨宝,没道理国内的专家一点风声都没听到。如果是真的,早就被国内的专家弄回去了,还能留在这个店里光明正大贩卖?

  这件宝物,没有标价。

  但胖子用手比划了一下,350万美元。

  呵呵!真敢想,两千多万人民币呀!

  当然了,如果真是真品,别说两千多万,两亿都不觉得多。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