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卷以隋代周第九十三章回到洛阳_逆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来,长松了一口气:“大人回来就好了。”

  李纲这段时间看来憔悴不少,齐地刚刚大战一场,正是百废待兴,杨勇将大事甩手不管,独自带人到了边关,整个齐地运转都要靠李纲来做出判断,幸亏杨勇给他留下不少人手帮忙,这些人都是杨勇从学员中选出来的优秀人材,而且有在五原郡时处理政务地经验,李纲才没有累趴下。

  杨勇一个月几乎都是在赶路中渡过,虽然李纲急于向杨勇汇报,但杨勇还是什么也不想做,让众人散去后就回到自己的卧事休息,第二天才召聚李纲,元威,屈突通、吕沐霖等人议事。

  杨勇地位的急速提升,原先玄龙军的那些军官自然也就水涨船高,由于齐地尉迟迥的叛乱,官员大为减少,虽然许多官员是由长安补充,但杨勇替那些人谋一个好前程并不难,不少人都外放各郡州作高官,甚至成为一郡,一州之首。玄龙军的高层军官只有元威,屈突通两人留在冢辛府。

  而从长安城外庄院过来的五十名学员也被李纲安排了下去,这些人更是下放到了各县,从九品小吏做起,至于能不能脱颖而出,就要看他们自己的努力,当然,朝中有人好做官,只要作出成绩,他们地升迁肯定不会有障碍。

  元威是杨勇的剑术师傅,关系自然不是一般,而屈突通年纪轻轻,却是杨勇最看重的大将之材,自然要放在身边,吕沐霖却是学员中最出色的一名,以前处理五原郡事务时井井有条,杨勇特地把他从五原郡调过来作李纲的副手。

  尉迟迥地叛乱波及到齐地一半地方,虽然结束的很快,但对民心影响极大,尤其是许多家人有参与尉迟迥叛乱地人家更是心头忐忑,生怕朝庭会秋后算帐,因此杨勇走之前就和李纲定下了宜静不宜动的策略,安稳各地民心,从目前来看,还是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各地并未出现什么大问题。

  李纲将齐地这些日子发生地大致事物说完一遍之后,有点忧心的道:“大人,最近城民众有不稳迹象,据说是听到城总管府传出消息,朝庭有意将城一半民众迁到边塞,以充边军。”

  将中原多余的民众迁到边塞充边军,许多朝代都有先例,边境由于经常有战争,人烟稀少,但为了安全,又必须驻扎大量军队,这样一来,军队的后勤就是一个大问题,由于交通的原因,从后方运送的各种物质路上就要飘没大半,非常浪费。

  而内地由于承平日久,人口增多,渐渐就会变得地少人多,将多余的人口迁到边塞,不但可以减少内地的压力,而且充实了边地人口,军队在当地的补给就会增加,减少对后方的压力,可以说一举两得。

  城人口数十万,确实是有点地少人多。只是目前人心不稳,决不是大动的时候,杨勇皱

  请收藏:https://m.001web.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